以太坊的第一個殺手應用|ICO新融資模式

上一篇文章我們說了,因為比特幣網路本身程式語言設計的「圖靈不完備」缺陷,導致了比特幣網路只有電子現金系統而沒有辦法進行應用場景的落地,但以太坊的出現,彌補了比特幣在應用場景落地這一個領域缺失的拼圖,大量的應用程式基於以太坊的平臺進行了項目的開發,並且能生成自動執行的智能合約,這是以太坊最大的優勢,也是為什麼以太坊能夠被稱為承接比特幣之後的區塊鏈2.0。此外,以太坊另一個最巨大的影響力,就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利用乙太坊的平臺進行簡單的發幣過程,除了速度快之外,最重要的是發幣的成本大幅度的被降低,發虛擬代幣不再變得複雜,也讓虛擬貨幣出現了第一個階段的萌芽期。不過也因為乙太坊能夠讓所有人輕鬆的進行簡單且低成本的發幣,也就造成了2017年1CO(首次代幣公開發行募資)的大幅浮發形成濫觴,全世界很多的ICO騙局也是在2017年出現的,最後2018年整個虛擬貨幣的泡沫破裂之後,讓很多還搞不清區塊鏈是什麼投資人被割了一把韭菜,在投資上慘賠,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本來是良善利益的發幣與ICO卻成了雙面刃,變成了某些心存歹念的人用來做圈錢等不良善的事,讓ICO變成了一個汙名化的代名詞,也讓以太坊原本可以輕易進行發幣的優點被市場上的很多雜音給蓋過,但這種新的融資模式創造了一個新商業跟經濟,經歷了兩輪牛熊,至今還是依然盛行在幣圈。

延伸閱讀:什麼是ICO

以太坊的平臺能夠發幣,是一個劃時代的技術突破,不僅讓整個區塊鎚的技術進程加快了推升速度,也讓整個加密數字貨幣圈有了全新的商業模式,並且將原先比特幣的電子現金系統概念導入到利用以太坊發行虛擬貨幣之後,形成了一個全新的虛擬貨幣經濟,我們則稱這個虛擬貨幣的的經濟發展為「通証經濟」,有些人也以「代幣(Token)經濟」來形容,但是我個人認為用「代幣經濟」是不客觀的,因為用中文字的 「通証」不單單僅有「代幣」這個簡單的代表而己,所謂的「通」,指的是貨幣的 「流通」;而「証」,則有權益、證明的意思,因此我們把乙太坊發行的虛擬貨幣經濟更廣泛的用 「通証經濟」來形容,而不是用「代幣經濟」來稱呼之,那麼什麼是通証經濟呢?

首先我們先來簡單的定義什麼是通証經濟,通証經濟當中主要有三大核心的開鍵點我們必須要清楚:可流通、可加密、權益證明三要素在通証經濟當中相當重要,三個要素缺一不可。

1、可流通:通證必須能夠在某一個網路生態中流動,並且随時随地可被驗證,重要的是虛擬貨幣的誕生若是不能像貨幣一樣在數位網路上進行流通轉移的話,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因為整個比特幣和各項數字加密貨幣被發明出來,最主要要解決的,就是網路傳輸沒有辦法傳遞有價值的貨幣,才會有了加密貨幣的誕生,因此在網路上可進行流通、可被交換,是整個通証經濟中最重要的核心。

2、可加密:區塊鏈的特色,就是其加密技術,數字貨幣的誕生不過就是用了區塊鏈的加密技術之後才能有足夠的安全性,因此可加密就成為了通証經濟中開於安全性最重要的防線,通証利用了區塊鍵的加密技術之後,就可以做到防宜改、可湖源、可被驗證真偽,並具有隱匿性與保護隱私的能力,這些特點才是通証經濟能被安全的運作最核心的基石。

3、權益證明:前面兩項的可流通和可加密,這都比較偏向虛擬貨幣當中的「貨幣」傾向,但整個通証經濟當中扮演最關鍵性的角色就是「權益證明』這一個特點,當從以太坊發行出來的代幣,如果沒有了權益證明,那麼它就只是一個單純僅有類似像貨幣一機功能的「代幣(Token)」而己,但如果我們將代幣帶進了權益證明之後,代幣就變成了通証,具有通証化的代幣,會有權益證明的屬性存在,白話來說,這些虛擬貨幣的代幣就不再只是單純的僅有貨幣的功能而己,他可以是一種權益的證明,例如行使像股票的投票權,或是像股票中的股份,又或者像債券裡的債權,也可以是一種權利,像是土地持份或是行使擁有某種權力的證明,像是著作權、肖像權、使用權等等,這些權益證明才是整個通証經濟中最有價值的地方,以上就是通証經濟最基本的定義和解說,所以當你要參與ICO時只要發現該募資專案沒有上述三種特色,基本上就是詐騙,最簡單方式就是直接上Coinmarketcap查詢該代幣有沒有在上面,這網站會幫大家做好基本的篩選跟過濾。

https://coinmarketcap.com

延伸閱讀:虛擬貨幣ICO詐騙案例

那為什麽我們要談所謂的通証經濟呢?因為以太坊的發路功能,使得區塊鏈的底層技術被重新定義,加上利用以太坊平台可以發行跟設計很多的智能合約,這讓區塊鏈的應用突然間迎來了大量的爆發期,許多過去傅統人類社會中很複雜、費時、低效率的事情利用了智能合約和加人了通証經濟之後,產生了一個全新的數位經濟商業模式,而這些商業模式的產生有些基至是過去傅統社會當中沒有出現的,在通証經濟的推波助潤之下會加速過去的一些舊產業進行產業升級,當產業進行升級的過程之中,這些退移改變的過程就會帶來大量的機會和創造新財富,一個新產業的崛起必然會伴隨著財富效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研究通証經濟最主要的原因,根據通證的分類,我把通證按照不同維度分為四種:

  • 第一種是價值型,它直接對應某種價值,比如這個通證值一千塊錢,你可以用來做儲值卡或者兌換券,在交易所可以直接賣成有對應價值的USDT
  • 第二種是收益型,也就是說這個通證本身不值一百塊錢,但未來可以持續產生收益,比如說股票、債券,在鏈上可以質押不斷產生該代幣節點收益或合作項目方空投收益
  • 第三種是權利型,是指持有人在特定應用場景獲得的權利或權益,比如貴賓卡、優惠卡,可以在鏈上投票決定該項目未來發展發向,如下圖MKR代幣持有人針對發展專案進行投票
  • 第四種是標識型,是指本身不具有價值,但是某種有價資產或客觀事實的標識,比如老年證、房產證,比較偏向NFT形式

那通証經濟可以協助我們改變什麽呢?以致於我們要去积察這一個虛擬經濟的趨勢產生?其實没有大家想得那麽複雜,大家想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好,未來如果人工智慧A加上了區塊鍵的智能合約,今天假設政府公部門地政事務所採用了發行通証,在未來的數位網路世界裡,過去那些複雜、不易保存的紙本的地籍資料,土地所有權、房屋所有權…等等的資料全部上到區塊鏈之後,我們所有的這些資料都可以輕易的在區塊鍵裡找到公開資料,並且因為有區塊鏈的技術,所以可被湖源,一筆房地產資料中間經過了幾手,氣一手經過的持有人資料長什麼樣子,都可以查到之外,因為有防食改的機制,所以過去常常有被家人或是被不認識的人盗印偷偷轉移名下房產的事情將不復現,同時因為發了通証,這些過去的資料就變成了數位的虛擬貨幣,這些虛擬貨幣就成為了權益證明,你所持有的虛擬貨幣就是某一筆房地產或是土地的持有持份證明,未來你可以將這個通証直接在市場進行流通,你再也不必經過N個人的共同持份簽名之後才能賣掉手中的土地或房產持份,只要有人願意買走你手上的通証就可以,如此一來,這些複雜的土地、房產等等不動產,就能輕易的用智能合約去執行合約的轉移,確保合約的有效性和正確性以及真實性,並且利用通証來輕易的提高效率與解決很多過往有人參與的許多紛爭,特別是遺產或是財富的轉移,這也是為何這幾年RWA議題會這麼火熱原因,因為他會為整個傳統金融資產帶來新的一波金融革命。

上面所舉的例子,只是一個很簡單的通証經濟下改造過去一個效率較低的不動產產業,當然通証經濟遷可解決的事情有很多,這也是為什麼在以太坊的出現,有智能合約和發幣這兩個偉大的創舉之後,會快速的讓區塊鍵的技術發展起來,以及在未來可能會形成一個全新的通証經濟,要知道,不必全部的產業進行通証化,只要現行所有的產業在近幾年從0%去到有5%改變成為通証的型態,開始進行了區塊鏈的產業發展以及虛擬貨幣產業進入到應用項目發展期,通証經濟將會是接下來的顯學,就像網際網路啟動了網路交易和網路購物之後,電子支付的誕生帶來了人類巨大的支付習慣改變,這中間引爆的產業趨勢和財富機會都不容小覷,未來區塊鏈技術加上數字加密貨幣還有通証形成全新的通証經濟時,屆時整個電子或的數字貨幣以及虛擬貨幣將不再只是簡單的貨幣功能而已,會有更多的價值和應用被誕生出來,將會是一個全新的數位網路時代與劃時代的產業興起,大家千萬不可以錯過這個產業的興起,就像千萬不要錯過20年前剛興起的網際網路一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