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禮拜我們聊到了如何用10分鐘輕鬆瞭解比特幣是什麽東西,相信大家對於比特幣應該就有一個基本清晰的框架,再複習一次,比特幣就是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而比特幣最重要的,就是分散式帳本的概念,因為就是「分散式帳本」這一個主要核心概念,才撐起了比特幣的系統為什麼可以進行不需要第三方機構的 「去中心化」電子現金系統,如果我們進一步的要再去探討「分散式帳本」的底層,那我們今天就會聊到一個重要的主題叫做「挖礦」,也是比特幣電子現金系統中相當重要的開鍵點,因為比特幣的「分散式帳本系統」和主要的比特幣「安全系統」都跟比特幣挖礦的過程脫離不了關係,所以挖礦是一個必須要提出來談的細節,但我們不談挖礦的技術細節,而是帶領大家去理解比特幣世界裡「挖礦」的真實意義。
好的,既然我們提到了挖礦,也會提到礦工,因為就是礦工們挖了礦,才會有挖礦這行為,不過有趣的是,一般沒聽過或不瞭解比特幣世界的人,以為的挖礦是長這樣:

但真實的比特幣挖礦長這樣:

像我媽看了很多電視在說到比特幣的時候都會有個上面有「B」代表比特幣的硬幣,所以他有天就問我,比特幣的那個幣要去哪裡買,是純金的嗎?然後我就回答他說:「對,有分24k和18K金的,純度999,你要幾顆,我明天挖給你」。這當然是我跟我媽開玩笑的玩笑話,各位千萬不要跟我媽一樣啊,以為在網站和電視上看到有比特幣的硬幣圖片,就真的以為比特幣有實體的硬幣,很正經的在這邊跟大家說,比特幣是完全虛擬的電子數字貨幣,沒有任何實體的形式存在,更不是像黃金那樣還有分純度,請大家真的要留意不要誤會或是被騙了,因為之前我在參加朋友聚會時偶然遇到一位阿姨問了「比特幣怎麼這麼貴,是幾兩重的金子啊?」,我還花了一段時間向她解釋比特幣是虛擬的,是沒有實體形式在的東西,它就是網路世界裡的一串加密的數學代碼,在網路上面流通的比特幣,都是這些加密的數學代碼在進行網際網路上的交換、流動,由這些代碼的流動組成了虛擬網路世界上電子現金的系統。
回到挖礦這件事情上面來談,「挖礦」,其實只是一個形容詞,由於比特幣是網際網路上的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加上先前我們講過的「分布式帳本」,靠的就是這一台又一台能夠提供給整個比特幣網路進行交易紀錄騰寫,並且確保整個比特路網路的運行安全的電腦。原先最初比特幣是可以靠著家用電腦的CPU運算就能進行這些記帳的工作,但是到了後期,當整個參與計算和競爭記帳權的電腦越來越多,累積的電腦計算力越來越大之後,就開始有人進行專業專門用來計算搶奪比特幣記帳權數學計算式的機器,而這些機器開始被大量製造出來之後,整個規模就很像工業化的生產,這過程跟現在挖黃金的金礦公司一樣,只不過金礦公司請的是真的挖地鑿洞的礦工工人,而比特幣的搶奪記帳權靠的就是這一台又一台的特殊電腦,於是網路就有人戲稱這些專門提供機器進行記帳後取得比特幣的人為「礦工」,而用這些專門的機器被設計來計算與搶奪比特幣記帳權的數學計算式的過程我們就把它叫做「挖礦」。
我們來簡單說一下比特幣「挖礦」的規則,比特幣的「礦工們」,提供了自己的電腦(或是專門經過設計的機器),然後裝上了挖礦軟體並連上了比特幣網路之後,接下來在每一個新的比特幣交易區塊產生的時候,礦工們就會開始參與下一個區塊的記帳權搶奪戰,白話說,就是比特幣系統會丢出一個叫做哈希數學隨機碰撞的計算題,給所有在比特幣網路當中的機器去進行運算,看誰能最快又正確的計算出答案,誰就能搶奪到最新一塊比特幣交易區塊的記帳權,並赢得該區塊所產出的比特幣和所有該區塊内的交易手績費,如果各位還是不明白的話(我一開始也不懂什麼是哈希碰撞,我也花了一個禮拜才搞懂),我用實例來跟大家解釋。
在這個「哈希在線運算」的網站中,它可以讓我們藉由輸入一個字串,然後經過複雜的哈希數學運算式計算後,產生一個一長串看起來像亂數的代碼結果,這個一長串的字串就是哈希值,礦工們就是利用上一個區塊結束時留下的這一個哈希值,然後丢進哈希數學式子去進行隨機碰撞,直到找出正確解答,知道這一串代碼是什麼意思,最先解答出來的人就可以赢得下一個區塊的記帳權,所有挖礦的過程就是在解這個哈希代碼值的答案。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玩玩看,「https://1024tools.com/hash」,連進網站之後會看到有一個空白格可以填數字串,後面有一個 「計算」的按鈕,當你輸入完字串之後按下計算的按鈕,就會產生出計算值,而比特幣系統用的是哈希256的計算,代號是SHA256,所以今天假設我在空白格中填入 「bitcoin」這一個字母的字串,並且按下計算之後,大家就可以看到,在SHA256的計算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64位長度由數字和大小寫字母所組成的哈希數值,而我剛剛計算出來的哈希數值:
「 B4056DF6691F8DC72E56302DDAD345D65FEAD3EAD9299609A826E2344EB63AA4」這麼一長串的數值,如果再反代回去哈希數學式子去做反譯的話,就會得到 「bitcoin」 這一個結果,一開始輸入的字串中如果大小寫不同,計算出來的哈希值也會不同,所以其實很多人搞不清楚什麼是挖礦,其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數學密碼,把文字信息進行數位加密編碼,然後藉由這些參與比特幣網路的礦工進行記帳,騰寫這些哈希數值在每個在區塊鏈裡新產生出來的區塊當中,在區塊裡就會有密密麻麻的哈希數值,而這些數值沒有一個拿到資料的人會知道裡面寫什麼,除了知道某個哈希數值並擁有密碼的人可以解得出特定的數學式子之後,才解譯的出來這一段哈希數值裡面有寫著什麼内容,像中本聰在第一個比特幣創世區塊裡面的第一條哈希值,其字串信息就是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當時的政治背景正是英國財政大臣達林考慮第二次出手紓解銀行危機時,也是世界各國開始準備印鈔救世,才促成了中本聰創造了比特幣,這就是比特幣的「挖礦」。

所以,接下來要跟大家聊的,也是一般人如果不理解、不瞭解比特幣的人會誤解的地方,當你如果真正知道所謂的「挖礦」是在做什麼的時候,你就會理解,原來挖礦並不是只在挖比特幣而己,挖礦就是將這些帶有哈希密碼編譯的數值騰寫進入區塊鏈當中進行保存,而每一個哈希數值裡面都帶有信息,可能是交易信息,也有可能是文字信息等等,如此一來,大家就理解,這個加密騰寫和傳播的通程其實就是像戰爭當中電報員在做的事情,將所有經過加密的訊息進行記帳騰寫、確認訊息正確並且進行全網廣播,這就是比特幣系統中的「挖礦」,而比特幣只是中本聰設計出來給予願意参與比特幣網路傅播的這些「礦工」,當完成區塊記帳、騰寫的任務之後,發給這些礦工的獎勵機制而己。
當越來越多人願意相信這個信用體制,並且也參與整個比特路網路的傅播時,原本用來在虛擬世界流通的獎勵機制比特幣,就會變的值錢,因為人們願意相信比特幣是一個不用經過第三方監管的可流通電子現金,就拿我自己對比特幣的理解來說,我認為比特幣網路創造了一個人與人可去信用化的系統,而且沒有第三方經手的去中心化,一切的訊息、交易、機密的文件在網路傅輸都可以用區塊鏈的哈希加密技術達成,這過程完全不會受到任何監控,未來1、20年後當虛擬世界數位化程度再拉的更高,如果各個國家開始將法定貨幣電子化時,這些第三方受監管的電子貨幣會更完全的剝奪每個人對於私人財產隱私的自由,在網路世界裡,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監控,但比特幣系統卻不會,因為没有人可以破解你手上有的資訊與數位資產,造就是我認知中的比特幣和比特幣網路。
因此我常聽到有人開口就是在批評比特幣是泡沫時,我都會在心裡想,這些人真的有去理解什麼是挖礦?什麼是區塊鏈嗎?未來大家知道的也必然一定會發生的就是大數據的時代,我們每天都在大量創造個人的隱私、資訊、信息以及電子化後的數位資產信息,這些東西目前很多都是没有進行加密的,有加密的資料也都是掌握在第三方的機構,像是銀行、電信商、FB這一類的公司,大家有沒有想過一件事,就是你擁有多少錢,銀行不知道,政府不知道,只有你自己知道而己,這種情況絕對不會出現在現階段有第三方機構介入你生活幫你處理這些資產、數據、信息的情況下發生,就問問未來如果遠距離醫療科技產業發產起來時,你的就醫記錄、個人隱私,家庭住址、電話等等這些個人信息,各位有想過怎麼保護嗎 ?還是就成為了醫院或是醫藥廠商還是軟體公司的資產?未來區塊鏈絕對會在加密隱私和信息上全面入侵各個領域,這就是我看到的未來趨勢,不單單只是一個挖比特幣這麼簡單的事情而已。
今天跟大家介紹「挖礦」,同時也是真正開始準備要深入的帶大家進入到區塊鏈的世界裡,以及我為什麼看好比特幣和數字加密貨幣產業整個的發展,還有區塊鏈會在未來數年之内為很多科技或傅統行業帶來新的藍海和改變,因為當我越深入去理解區塊鏈產業的時候,我看到的就越多,當專業知識和認知不斷的隨著產業趨勢升級時,相對的也更清楚多數人不願意瞭解或不懂的地方形成資訊不對稱,這很直白的來說,就是致富的基本根基,多數富人資產的累積都來自於早人一步看到資訊不對稱的地方。
我也誠擊的邀請專欄裡很多對於比特幣、區塊鏈帶有很多有色眼鏡的朋友們試著去用另一個開放的思維和心態去接觸新的東西,如果有一天當你發現你很多的認知都是來自於你舊有經驗的判斷時,就要當心是否有可能會有認知偏差效應的問題,以及我帶大家做個簡單的練習,做個「區分練習」給大家做做練習,當你準備去評斷一個東西的好壞時,試著問自己,你是基於你「看到己經發生的事實」做的判斷,還是「我認為感覺」之後產生的判斷,最簡單的,舉例來說,最多人會有的論斷像是,「我認為比特幣不可能取代法幣系統,是一個泡沫」,這一個問題中事實是什麼?比特幣已經有取代法幣?還是比特幣正在取代法幣?那個地方已經有發生比特幣取代法幣?然後泡沫的定義是什麼?價格跌掉90%叫做泡沫?還是市場上有明確的定義?當我們這樣一層一層的利用思維法把問題撥開,就會看到真正問題的核心和心理我們可以看見的事實到底是什麼,哪些又只是我們的感覺而己,隨時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去接受新知,會是在接下來的專欄中,我們很強調的心態和能力,因為,這些態度也會同樣反應在各位的生活,對新知接受度越低的人,通常在生活中也會有很強烈的自我執著,這對於為人處事或是理財上面也都會一定程度的影響,請大家一定要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