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2.0你真的懂嗎?

前面我們談到了簡略的以太坊發展歷史,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大家知道以太坊最關鍵的地方,就是智能合約,因為以太坊本身在電腦程式語言和開發設計上本身具備了「圖靈完備」的功能,所以以太坊的專案項目發展能夠這麽火爆的快速發展,就是因為它擴展了比特幣沒有辦法進行應用項目落地的延伸,使得任何開發者都夠在以太坊上進行設計智能合約,這是加密貨幣非常重大的一個突破,同時除了智能合約之外,以太坊的另一個殺手核心開發則為 「ERC-20協定」。

什麽是以太坊的ERC-20協定?正如電腦網路中,我們用了TCP/IP協定是用來規範網路的的通訊傅翰,這個以太坊上的 「ERC-20協定」是用來規範以太坊平台之間資料通訊的標準之一。

最重要的是,以太坊的ERC-20協定可以讓所有人利用這個協定,在以太坊的平台上透過基於ERC-20的協定發行自己的數字加密貨幣,所以如果要在以太坊上發行數字加密貨幣,就需要遵守以太坊的ERC-20協定,這個協定主要包含了:確定虛擬貨幣Token的名稱、簡稱、總量、精確小數點後多少單位等等。由以太坊所生成的虛擬貨幣,我們稱為 「TOKEN(代幣)」。

先前的文章中我有介紹過什麼叫做COIN (貨幣) 和TOKEN(代幣)的區別,COIN就是自己搭建一條公鏈,自建自己的公鍵平台生態,同時所發行的數字加密貨幣會具有「貨幣」的存儲和傳遞價值的功能性。而大多數的通過以太坊所發行的數字加密貨幣我們叫做TOKEN也是代幣,大多數是屬於項目場景應用的數字加密貨幣,基本上游於沒有自己的公鏈,所以智能合約或是應用程式的開發都是基於在以太坊的平台上進行的,所以主要在以太坊上並沒有太多貨幣屬性的性質,以太幣就成為了這些貨幣要進行交易時所需的燃料費 (GAS),也可以當成手續費來理解。因此在以太坊上發虛擬貨幣的代幣就成為了以太坊繼智能合約之後,最重磅也最核心的殺手開發之一,因為在以太坊上發行數字加密貨幣成本非常低廉,可以大幅度降低發幣的成本,這也是為什麼在2017年的時候整個數字加密貨幣閟發起了一大波數字虛擬貨幣的ICO風潮,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麽多的空氣虛擬貨幣被發行出來,這是以太坊的優點成為了雙面刃。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不同的公鏈有屬於自己不同的技術發幣標準,這就是指該虛擬貨幣屬於哪一個平台的公鏈所發行的,例如以太坊生態最大的借貸協議Maker DAO (代幣MKR)就是從ERC鏈上發行的,而幣安最大的借貸協議Venus(代幣XVS)就是從BSC鏈去發幣,所以通常每條公鏈底下都會有很多自己的子生態去補助生態公鏈多元功能性發展,讓以太坊跟這些Token關係就很像母公司跟子公司關係一樣,當今天我想要額外做其它業務,所以就外開子公司承作,而根據幣圈發展時至今日,比較知名的協議就是ERC-20、BSC-20、TRC-20. 此外,以我們最常轉帳用的穩定幣USDT,就是大量的從這三個鏈上做增發並流通,可以說現在市場上有90%以上的虛擬貨幣幾乎都是用以太坊的平台所發行出來的,所以只要是從以太坊的平台所發行的數字加密貨幣,大多數都是基於或著最一開始是ERC-20協定所發行出來的虛擬貨幣,後面有些因為不同公鏈特性而轉移,這些發行出來的數字加密貨幣,的存放,則需要基於以太坊所開發出來的錢包才有辦法進行存放,如果是一般的比特幣錢包,是沒有辦法儲存、存提非ERC-20的以太坊數字加密貨幣的,一定要使用以太坊平台開發,並支援ERC-20協定的錢包才能進行存放,這點很重要,大家一定要注意。

OK,講完了關於以太坊的殺手開發可以用以太坊的平台進行数字加密貨幣的發行之後,我們來淺聊一下,以太坊在以大坊的創始人V神公佈了以太坊的白皮書之後,究竟以太坊主要的發展進程和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以及現在已經進行到什麼階段了,這個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因為畢竟現在影響力只比特幣小的數字加密貨幣,也只有以太坊能與之同場較勁,若是以太坊消失了,所有基於以太坊發行的ERC-20協定的這些數字加密貨幣也會跟著不見和崩壞,加上比特幣再怎麽強大也沒有辦法在其公鏈的主網上搭建平台和應用程式,所以你說以太坊接下來的發展性重不重要。

我簡單將以太坊路線圖分為兩個,一個是POS前,一個是POS後:

POS前

2015年7月,以太坊進行ICO眾籌完之後主網正式上線,並且不斷升級。按照V神在以太坊的白皮書上所介紹,以太坊網路開發分為共分四個階段,以太坊團隊也給每個階段取了一個充满文藝氣息的名字,四個以太坊的發展階段它們分別為叫做:「前沿」、「家園」、「大都會」、「寧靜」。

從2013年年未以太坊白皮書發佈開始算起,以太坊目前己經走過了近10年的歷程,並在2022年末完成最後一個階段「寧靜」順利過渡到POS過程,簡單講一下POS權益證明,過去以太坊的產幣機制跟比特幣是一樣的走POW工作量證明,也就是有實體礦機做記帳交易紀錄並產出區塊證明得幣,而POS後則是改爲質押手中以太坊就能變成記帳的節點,跟過去POW最大不同的就是以囤礦機為主的礦工必須改以囤幣為主,這樣一來會有兩個優勢,一個是產生市場惜售效應減少市場賣壓,長期推動幣價穩定上漲,而且也能省去消耗大量實體礦機製作跟處理,並且節省了大量電力消耗,也算是以符合世界趨勢走綠能節省環境成本為主。

POS後

2022年末後隨著以太坊路線圖中所有階段的完成。V神隨即也在2024年初發佈了新的路線圖Roadmap ,分別有「The merge」、「The Surge」、「The Scourge」、「The Verge」、「The Purge」、「The Splurge」等六大階段同時進行,比起早期路線圖來說,最新路線圖大概就是以去中心化存儲、擴容跟Rollins 等技術發展為主,可以說是以太坊生態發展方向也越來越清晰,所以根據目前以太坊的發展階段。還有一小段的路要走,在整個以大坊網路的社區整合、技術間題的解決,平台小間的競爭與合作,都會是以太坊下一個挑戰,而今年7月美國SEC也正式通過以太幣ETF,如果以太坊未來能夠在技術上有新的突破、並且跟其它公鏈或子項目整合成功,最後在ETF通過後在華爾街取得資本信心的青睞,相信將會有機會迎來以太坊下一階段的大趨勢來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